English
中文
English

中国经济巨轮劈波前行,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时间:2022-05-31 来源:浏览量: 打印 字号: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实现发展预期目标有利条件较多,中国经济的韧性经得起考验。近期,国际人士和舆论积极评价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效,认为中国经济能够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在稳健的政策支持与蓬勃的创新动力带动下持续发展。

受到国际人士和舆论积极评价,在于中国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天津市5月30日通报,该市5月29日新增本土感染者6例,均为确诊病例,均在隔离管控人员中发现,社会面实现清零。5月29日5时30分,本轮疫情郑州实现清零,郑州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同日,上海市新增本土确诊6例,近两个月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再往前看,北京已经于5月27日社会面病例实现清零,8个区已稳定实现社会面清零。疫情防控有力有效,赢得国际人士和舆论积极评价。

受到国际人士和舆论积极评价,在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发展是硬道理。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8%。尤其是制造业,投资增长12.2%,在全部投资中增长最快。这也再次表明“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尽管遭受疫情冲击,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我看好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前景。”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近日就明确表示,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对全球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受到国际人士和舆论积极评价,在于中国成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器”。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各个经济体相互依赖、相互扶助、相互影响。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具有重要地位。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携手各国共同战疫的同时,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经济持续稳步恢复,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地提升,为稳定畅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积极贡献。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当前,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的步伐不会被阻挡。1至4月,全国就实际使用外资7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6.1%,足以反映出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良好预期和信心。德国《商报》日前就刊发文章表示,与其他成长型市场相比,“中国市场具有高度可预测性和稳定性”。葡萄牙《贝拉斯日报》近日也发表题为《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文章称,中国经济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了稳定性。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事实充分证明,“动态清零”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法宝”。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就表示,中国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正显现成效。可以肯定,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把握中国经济的潜力、韧性、底气、后劲,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我们有信心、有底气也有能力、有条件推动中国经济巨轮继续劈波前行,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留言评论Message

我要评论e-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