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English

内需拉动,将成为未来10年中国经济崛起的重要动力引擎

时间:2022-05-25 来源:浏览量: 打印 字号:
对未来内需拉动没有信心,就像对当前对A股没有信心一样。

世界格局已经悄然发生着重大变化,甭管阁下认同不认同,之所以保持陈旧的思维,只是仍停留在过去的老习惯之上。

当今之中国,再也不是那个“一穷二白”之中国了。正值“新旧更替”之际,难免有人心里不爽,单纯从经济体量来看,我们是“攻擂方”,某国是“守擂方”。“守擂方”当前有点手忙脚乱,胜负其实已分。

这令人想起了《易经》的讼卦,《象》曰:天水逆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啥意思呢?

太阳东升西落,而江河水却自西向东流。两者运行方向不同,有人蒸蒸日上,有人日薄西山,正是当前之情景。君子做事,当考虑这一本源,方能明白未来发展之趋势。

中国经济,有何惧哉?中国股市,有何惧哉?

当然了,某些人的思考角度,恰巧与我们的立场相反。



回归正题,为何说,内需拉动,或者说是消费拉动,是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呢?

不妨重新梳理一下拉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

我们先来看看投资,其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涵盖了国家投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个人投资。在未来10年,有两项预计将会出现较大变数,一个是国家投资,一个是个人投资。

国家投资变量主要发生在基建领域,从高铁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建狂魔”,很难再有这么大的投资力度了,毕竟该建设的,基本建设得差不多了。

对于个人投资来说,房地产投资在过去20年来,占比绝对是个大头。从人均居住面积,到“房住不炒”,对于00后甚至10后来说,恐怕再也不会有这么高的需求了。

当然了,股权投资将会加大,但不可能会有房地产那样大的杠杆。

总体来说,就投资而言,未来十年的增速,很难赶上过去20年的平均增幅。



我们再看看出口,这当然要关注国际需求,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需求。

全球大流行引发欧美国家大放水,带来的后遗症很可能需要一个经济周期来消化,这是咱家为啥讨论未来10年变化的重要原因。

一个非常悲观的判断是,欧美国家最强劲的需求可能就是在2020-2021年的新冠大流行期间,广撒钱、无成本,这样直接导致了欧美国家“过度消费”。乌克兰危机,加上高通胀,被迫过快加息,一系列动作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欧美国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需求相对疲软。

这就意味着,出口拉动这个经济引擎,可能变得不那么给力了。

我们只能转向国内消费,内需拉动,必须要挺起脊梁。



或许有人仍在怀疑这个命题,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前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并且即将问鼎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一片低迷的时候,我们已经没有必要想着依靠其他经济体来提振我们的经济了。

或者说,别人在这个时候,想拉也拉不动我们。

这是思想上的转变,很多人还没缓过神来!

内需拉动,当然也不是只喊喊口号。

第五次产业转移正在发生,反而也在说明,中国制造正在面临转型升级。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变革,从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转变,这一转变成功,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群体收入的上升,这是内需拉动的主要基础。

当然了,在“房住不炒”大背景下,因减少了投资高杠杆房产比例的下降,势必就会促进了消费需求。

当中国经济成功转型之后,消费拉动成为重要引擎之时,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中国崛起,势不可挡。

留言评论Message

我要评论e-magazine